株洲市神舟科技有限公司
設置首頁 加入收藏 聯系我們
當前位置:首頁 >> 邊三輪摩托車 >> 摩托車越野競賽與訓練(二)
摩托車越野競賽與訓練(二)
發布時間:2013-12-19 11:07

三、 起伏路駕駛

   起伏路,是指介于坡道與平地之間的一些越野障礙.諸如土嶺、陡坎、溝壑和其它一些不規則的崎嶇不平路面.這些障礙在越野項目中看起來不起眼,和大坡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因此在過去的訓練中很少列入訓練重點.但是隨著近年來競賽車輛性能的不斷提高,駕駛技術也在經常不斷的創新.尤其高難度跳躍技巧的逐步掌握和運用,不僅提高了運動成績,也為觀眾增添了一個新的欣賞內容.因此對起伏地駕駛的研究和訓練不可忽視的.

 

一、 起伏地駕駛規則

 

 (1) 為了便于控制車輛,通過起伏地時二輪車駕駛員應采用半蹲姿勢駕駛,三輪車駕駛員應采用坐姿駕駛,副手應采用微蹲壓斗姿勢.

三輪車的情況和兩輪車不同:必須采用坐姿駕駛.因為三輪車是三點支撐地面,故不需要平衡技巧.三輪車在起伏地上當每個輪胎(尤其是前胎)收到沖擊時,方向把的擺動往往超過兩輪車.要想保持車輛穩定,除了不使用其超速和通過加油減油的方法利用慣性力的作用(加油時慣性力向后,減油時慣性力向前),主要還靠臂部的力量強行控制方向把,不得使其前后擺動.要完成這一動作,只有坐姿最適合.

副手采用微蹲姿勢,也是利用膝關節的伸屈做“緩沖避震”

(2)在顛簸不平的路面上行駛,應盡量避免使用高速緊急制動,以防破壞車輛的穩定性和損壞零件.

(3)通過坡角不大的連續土嶺,當駕駛技術達到一定的程度,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可予跳躍而過(尤其是二輪車).但一定要控制好車速-將后輪落點落在第二個土嶺的下坡坡面上.否則,如因車速不夠使前輪落在上坡坡面或頂部,會使前輪撞擊過猛,方向把不好控制,容易引起失誤.

  由于三輪車與二輪車的結構不同,三輪車跳躍時方向不易控制,著地后的穩定性相對來說比較差,因此,駕駛的難度很大,初練跳躍不宜進行此科目.

(4)上土坎的跳躍幅度,應該根據土坎坡角而定,一切服從于一個“快”字,不可盲目求高求遠.否則,會使摩托車在空中的時間加長,其平均運動速度反而慢了.

(5)下土坎跳躍,坡面必須相對平整,跳躍的幅度不可過大(尤其三輪車).

 

二、三輪車通過起伏地駕駛要領與要求

 

  (1)駕駛員采用坐姿駕駛,兩膝夾緊油箱,上體保持平直,兩臂用力挺住方向把,不得使其前后擺動.與此同時,副手身體重心略靠主車一側,采用微蹲壓斗姿勢,上體略向前傾,兩手抓住邊車上部橫梁,如圖

  (2)靈活運用油門,適時加油和減油.通過對車輛顛震過猛的地段,應提前減油和制動,以求平穩.

  (3)通常,使用二擋通過為宜.

 

三、三輪車通過土嶺駕駛要領

 

  (1)高速靠近土嶺,采用聯合制動,與此同時換上低速檔.通過土嶺時應校正方向,選好路線,加油上坡.當前輪到達坡頂時,應適當地減油或制動(尤其坡度大的土嶺或連續土嶺).

  (2)通過坡角不大的單個土嶺,如路面條件允許,亦可提高車速用跳躍的方法通過.其要領是:高速靠近,在適當減油制動的同時,換上二擋,校正方向,采用立姿,上體前傾,加油沖坡.前輪跳起時,駕駛員借助上體的后仰適當提把.與此同時,副手可借機身體后仰,兩臂猛拉邊車上部橫梁,如圖摩托車騰空的同時減油,著地前加油,以求迅速離開土嶺。

 

四、三輪車通過土坎駕駛要領。

 

(1) 通過上下陡坡:一般來說,凡是坡的長度不足車身的長為坎。正是因為坡面較短,因此即使坡度大大超出摩托車的爬坡能力,仍然可以通過。

上陡坎的駕駛要領是:進坎前換上一擋,選好路線,校正方向,采用立姿并盡量使身體重心向前移動,兩膝夾緊油箱,加油沖坡。當前輪跳起時,減油的同時兩臂適當用力向下壓方向把,以防前輪仰角過大。如坡頂度數超出了摩托車的通過角時,應適當延長前輪騰起的時間,以防底盤卡阻而失誤。

     上土坎時,副手應緊貼駕駛員并盡量使身體重心前移。當前輪騰起時,應隨時作好配重準備,嚴防翹斗。

     下坎坡時,身體重心后移,把穩方向把,一擋通過。如路面條件惡劣,可采用聯合制動,并利用摩托車的下滑力駛下坎去。

(2) 土坎跳躍動作與通過土嶺的跳躍動作相同,故不再重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四、沙子路駕駛

 

 

沙子路,是越野駕駛中常見的一種障礙,它分為天然和人工兩種.通常,濕潤的沙子路由于路面阻力和附著力好于干燥的沙子路,相對來講比較容易通過,人們稱為其為死沙子路;干燥的沙子路由于路面松軟阻力大、附著力小.通過難度較大,人們稱其為活沙子路.在長距離的活沙路上駕駛(尤其轉向),其難度更大.

 

,沙子路駕駛規則

 

(1)應該充分利用車輛慣性,加油沖車,快速通過.行駛中如發現車速減慢、發動機負荷過重時,應及時減擋,繼續加油沖車.

(2)通常.二輪車采用半蹲姿勢駕駛,三輪車采用坐姿駕駛,身體重心盡量后移,以減輕前輪的滾動阻力,增加后輪附著力.

(3)低速檔行駛時,如發現車速明顯減慢,后輪出現打滑(因地面附著力差,當牽引力大于附著力時,牽引力決定于附著力,摩托車運動時,后輪會出現空轉)現象時,應立即跳下車來,邊加油邊推車,力爭不停車.因為,凡出現這種情況,一般多屬活沙路面,附著條件較差,一則重新起步更加困難,再耽誤時間,影響運動成績.

(4)沙子路上起步 ,油門要相應加大,松離合器要猛,力爭一次起步成功.如多次起步不成功時,應下車,邊推車邊起步.必要時使車輛移位,以改變后輪附著條件,重新起步.

(5)為減少摩托車在行駛中的滾動阻力.(在行駛過程中,由于地面變形而產生的生產的阻力摩托車水平力的總和,叫做滾動阻力.它與摩托車運動方向相反)駕駛員應該正確地選擇行駛路線,盡量避免走松軟的沙路.正常情況下.可沿車撤行駛.

(6)進入沙路訓練或比賽前,對發動機的進氣系統應進行適當地密封(如在各進氣管接頭處纏繞膠布等.)

 

二、 三輪車通過沙子路駕駛要領

 

   三輪車通過沙子路(尤其在直線上)不需要擔心車輛的穩定性,應該充分利用車輛的加速性,加油沖速,確?焖偻ㄟ^.如在無路地段上駕駛,應讓主車在低洼,濕潤和沙質堅硬的地方行駛,以提高運動速度和防車誤車.經碾壓車型車撤之后,應按車撤前進,并力爭使前后輪走一條線,以減小滾動阻力,加強后輪附著力.通過沙路,一般情況下多用坐姿駕駛;為提高運動速度,在一段距離內如采用一些特種駕駛方法,應改變為半蹲駕駛姿勢.

下面,我們介紹幾種駕駛方法.實踐證明,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沙子路,同樣也適用于泥濘路等一些附著力小的路面.

(1)提把壓法:實車駕駛中,在一些沙子路上常會遇到這種情況:用一擋駕駛時.發動機牽引力明顯剩余,用二擋動力又顯得不足.為了提高速度,可用提把壓把的方法保持二擋通過.其駕駛要領是:首先將方向把上提前點火撥桿適當回板,使點火時間變慢,(既能使發動機的敲擊聲減小或消失,又能緩和發動機的動力).然后采用立姿,邊加油邊借助腰部和腿部力量使上體后仰的同時,兩臂猛力向上提方向把.接著,身體再向前傾,利用腰部和腿部力量再猛力向下壓方向把,當駕駛員提方向把時,副手同時拉邊車上部橫梁向后;當駕駛員壓方向把時.副手手臂上體前傾.此時,(指駕駛員)、副手借前避震受壓后的張力再用力提把,前輪便可微離地面.只要兩人注意默契配合,用力一致,幾次提壓之后,發動機轉速便可增高,車速加快.

   因為,當提方向把時,由于重力作用線的改變,使前輪運動減少.后輪附著重力加重加強.至于向下壓把,則是為了借助前減震彈簧的反彈力更有效的提把,從而盡快達到增加后輪附著力的目的.正、副手通過沙子路時的駕駛姿,如圖20-22所示(見彩頁11)

   應當指出,上述駕駛方法運動強度較大.只適宜在某一路段上,不可全線運用.

2)緩油顫車法:摩托車在干沙路上行駛時,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形:發動機聲音不變,但后輪不時出現程度不同的打滑現象.為了提高運動速度,當采用緩油顫車的駕駛方法時,在一定程度上,會減少后輪的打滑,車速明顯加快.其駕駛要領是:駕駛員采用立姿,交變而頻繁地加油減油.與此同時,正、副手利用膝關節的屈伸,一起頻繁地上下顫動車輛.這樣做的好處在于:當減油時,后輪轉速減慢,加之向下顫動的力量.使得后輪輪胎花紋與地面的嚙合力得到加強.當加油時,由于空轉現象減少,摩托車速度加快.

(3) 緩油左右打把法:摩托車在不深的干沙路行駛,由于地面松軟,有時發動機動力很足,但后輪由于打滑,車速很慢甚至時走時停。其駕駛要領是:駕駛員緩油的同時左右打方向把。這樣做雖然會使前輪滾動阻力增加,要消耗發動機的一些動力,但是由于前輪向兩側碾壓拓寬了車轍,因而減小了后輪滾動阻力,改善了后輪的附著條件,能夠起到減少失誤、提高速度的作用。

以上三種方法,在有些地形上有時是通過的.比如提高壓把法,只要體力允許,凡是用緩油顫車法和緩油打把法能用的地形,都可以用,而且效果明顯.都是,如果在濕沙路上采用緩油打把法,可能適得其反.這就要要求運動員在實踐中學會根據不同的地形,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.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四、沙子路訓練應注意的幾點

 

  ①必須在訓練時戴好風鏡,以防飛揚的沙粒進入眼中.

  ②訓練結束后,應對車輛進行沖洗和保養.清洗調整化油器和斷電器觸點。

 

 

 



    无码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免费